基本信息
- 項目名稱:
- 黃土地層樁體后壓漿機理研究
- 來源:
- 第十二屆“挑戰杯”省賽作品
- 小類:
- 機械與控制
- 大類:
- 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
- 簡介:
- 本文通過榆林商會大廈工程的試樁原位靜載實驗,比較了常規樁和不同方式后壓漿樁的力學特性,分析了黃土地層灌注樁樁端及樁側壓力注漿技術的加固機理。結果表明:在黃土地層應用后壓漿技術能明顯提高樁的承載力,同時也減小了樁端沉降量。樁體后壓漿對于厚覆黃土地層的加固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 詳細介紹:
- 隨著高層建筑物的發展,樁基礎在工程中的地位愈顯重要,黃土地區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學及力學性質,使樁土關系存在一些不具備的特征。樁的承載力往往比預值較低。工程界往往通過增加樁長、樁徑的方法提高樁側阻力和樁端阻力以滿足單樁承載力要求,這種做法使工程造價提高,施工難度增大且質量難以保證。而后壓漿技術能夠改善樁周土體的工程特性,提高樁基承載力和減少樁的沉降量且經濟效益明顯。 后壓漿是用氣壓或液壓,把某些能固化的漿液注入各種介質的裂縫或孔隙中,從而改善介質的物理力學性能。樁端(側)后壓漿是用注漿泵將漿液(常為水泥類漿液)通過注漿管(可以是預埋在樁底,也可以成樁后打孔安裝注漿管)壓入到樁底持力層來提高樁底土和樁側土強度的一種注漿技術。 后壓漿技術發展到今天,在國內外仍然處在探索階段,尤其是加固的機理還未完全清楚,工程應用與理論研究的結合還不夠緊密。,但目前對于樁體后注漿技術的作用機理的認識尚沒有明確的理論依據,相關的學術性研究較少,對后注漿灌注樁的承載力計算也沒有明確的規范。特別是在深厚軟土和松軟土地質條件下,采用樁基后注漿技術以減小基礎沉降量、提高樁基承載力,使注漿加固后樁基礎滿足建設需求,在國內外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 我們在大量相似課題的研究基礎上,結合黃土地層特殊的物理、化學及力學特征得出樁體后壓漿機理,再加上榆林市商會大廈現場原位試驗,得出了所測樁的荷載—位移曲線及軸力、摩阻力沿樁身變化曲線圖。比較了常規樁和不同方式后壓漿樁的力學特性,分析了黃土地層灌注樁樁端及樁側壓力注漿的加固機理。結果表明:在黃土地層應用后壓漿技術能明顯提高樁的承載力,同時減小樁端沉降量,樁體后壓漿對于厚覆黃土地層的加固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作品專業信息
撰寫目的和基本思路
- 在分析和總結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樁體后壓漿加固機理,進一步通過在榆林商會大廈樁體后壓漿現場的相關試驗,得出對于厚覆黃土地層采用樁體后壓漿加固的可行性。
科學性、先進性及獨特之處
- 嚴格按照規范,對四個對比性試驗樁進行了現場原位試驗,通過合理的數據采集、選取與計算,繪制出各樁荷載—位移曲線圖及樁體受力曲線圖,驗證了黃土地層樁體后壓漿機理。
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
- 在黃土地層樁體后壓漿技術能有效提高單樁承載力,減小沉降量,降低工程造價并取得顯著的經濟效益。 該論文為后壓漿技術在黃土地層的工程應用提供了理論參考依據。
學術論文摘要
- 通過榆林商會大廈工程的試樁原位靜載實驗,比較了常規樁和不同方式后壓漿樁的力學特性,分析了黃土地層灌注樁樁端及樁側壓力注漿技術的加固機理。結果表明:在黃土地層應用后壓漿技術能明顯提高樁的承載力,同時也減小了樁端沉降量。樁體后壓漿對于厚覆黃土地層的加固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和經濟效益。
獲獎情況
- 無
鑒定結果
- 無
參考文獻
- 1、《建筑樁基技術規范》JGJ94-2008 2、《泥漿護壁后壓漿鉆孔灌注樁施工技術》 咸陽寶石鋼管鋼繩有限公司.陳建平 2009 3、西安地區鉆孔灌注后壓漿的工程特性 《巖土工程師》 費鴻慶 2005 4、《鉆孔灌注樁后壓漿技術的理論分析及試驗研究》.長安大學.張小偉 2009
同類課題研究水平概述
- 樁體后壓漿技術發展到今天,在國內外仍然處在探索階段,尤其是加固的機理還未完全清楚,工程應用與理論研究的結合還不夠緊密。,但目前對于樁體后注漿技術的作用機理的認識尚沒有明確的理論依據,相關的學術性研究較少,對后注漿灌注樁的承載力計算也沒有明確的規范。特別是在黃土地層地質條件下,采用樁基后注漿技術以減小基礎沉降量、提高樁基承載力,使注漿加固后樁基礎滿足建設需求,在國內外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